首页 >> 热力发电

让世界谛听中华腾飞的声音(文艺创作谈)

2021-12-27 09:18:26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文艺的民族特性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辨识度。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同世界各国文学家、艺术家开展交流。要重视发展民族化的艺术内容和形式,继承发扬民族民间文学艺术传统,拓展风格流派、形式样式,在世界文学艺术领域鲜明确立中国气派、中国风范。

中国民族乐器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有着悠久深厚的历史传统,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辨识度。利用中国民族乐器,创作出具有感染力、吸引力、传播力的作品,是彰显中国审美旨趣、展示中国形象的重要途径。礼乐在中华文明史上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最近,中央民族乐团正在创排一台旨在重塑中华礼乐文化的主题音乐会《黄钟大吕》,通过现代审美和表演手段,阐释礼乐文化,赓续中华文明,歌颂伟大新时代。

利用中国民族乐器与全世界的听众沟通,也是一种很好的对话方式。以琵琶为例,最早是从波斯传进来的,传到中国后一直在发展、在进步,最终演变融合成中国传统乐器。作为一个“混血儿”,琵琶很好地吸收了各种音乐元素,它能文能武,可西方亦可东方,能够演奏各种风格的音乐。琵琶的古曲意境高远,而当它与流行音乐、电声结合在一起时也不会有违和感。在这个时代,琵琶可以更多地表达一种融合的声音,呈现世界性的音乐。

我一直在尝试琵琶与不同乐器之间的多元化组合。2016年,我发起成立了“魔方重奏组”,组合囊括了琵琶、钢琴、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家等演奏家。我们的第一首作品《玫瑰探戈》在国家大剧院演出后,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2019年,我在中俄建交70周年纪念大会的文艺演出中,选择了一首琵琶协奏曲《绽放》,由中国的琵琶与俄罗斯的三角琴共同完成。两件乐器融合在一起的效果超乎想象,演出点燃了全场观众的热情。

弹指之间,穿越古今,不问东西,自在无边。音乐可以打破国界,打破时间。今年,中央民族乐团与故宫博物院共同打造的音乐会“天地永乐·中国节”原本计划赴美国巡演。但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原因,采取了线上“云合作”的方式,邀请芝加哥交响乐团在美国录制,然后与中央民族乐团共同演绎。这首共同演绎的《春节序曲》在芝加哥交响乐团官网发布之后,不到一天时间就收获了10多万的点击量。最近,中央民族乐团为参加《相约北京》迎接冬奥会的演出,创编了一台“中西结合”的音乐会,由中央民族乐团50人的民族管弦乐队与苏州交响乐团50人的西洋管弦乐队共同演绎。我们想通过这一次“试水”打通一条走出去的路,即与世界各大顶级交响乐团合作的路。通过中西合璧的创新形式,打造适合民乐与交响乐联合演出的精品曲目,以这种模式扎扎实实地推进民乐走出去的步伐。

中国民族音乐虽然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但也需要创新。跟不同的音乐文化进行碰撞,才会更有生命力,才能更好地传承下去。未来,中央民族乐团会一边继承传统、打磨古曲,一边拓展民乐的现代化表达。我们的目标是把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带到世界的每一个主流艺术殿堂,让世界谛听中华腾飞的声音。

(作者为中央民族乐团团长、琵琶演奏家)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