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以前成家的最终目的,就是追求体面的死去,是一种适应其条件的比较稳妥的利益交换方式,就是努力养育子女以换取年老时子女的赡养。为了维护这种模式的稳定性,逐渐发展出适应其家族和家庭的儒家的孝文化。
但是,现代社会为了发展经济,让人口流动起来适应新经济,以达到经济效益最大化,不得不打碎传统的家族和家庭模式,传统的养老模式必然会面临严峻挑战,孝文化也就日渐凋敝,文化和模式都陷入恶性循环。
成家和养育子女没有了回报,反而成为不断增长的负资产。
有经济资源能维持原状的,就依照惯性努力投资子女,还能勉强维护原来的模式的几成样子,其本身也有经济能力在老了时能不依靠子女解决养老大头,子女只是他们情感上的慰藉。
而没有经济资源和能力的,必然要质疑传统的养老模式,而做出的不婚不育,不只是对抗过去模式,是不相信过去模式能让自己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在传统养老模式破碎,新的主流养老模式还没有形成之前,不婚不育未尝不是一种无奈的理性选择。毕竟,现在能给人安全感的,有可能只有账户上的数字。努力挣钱看着数字上涨到离自己的预期越来越近,安全感就越来越多,婚育的不确定性和高成本,会将这些数字建立起来的安全感冲击得稀碎,想想也是可怕的,不婚不育也罢。多少人有这种无奈呢?
更多的是,连日常生活都不能体面(无车无房),残酷的现实已经剥夺了他们的婚育权,又何必自讨苦吃,自我烦恼?
人人做出选择,背后的主要原因是经济,而文化传统价值观之类,不过是为经济服务,如此而已。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