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企业在投资过程中,往往有这样的困惑:法律法规很健全,但并不清晰,往往一些条款不是非常明确。对于外资企业来说,很难理解吃透。这就需要有相关机构或个人帮助消化,并有长久延续的法律法规保障和良好的政策支持。”
在“500强企业山西行”活动山西综改示范区座谈会上,参会的国创智库企业研究员陶维的一番话引发大家共鸣。他表示,在听完山西综改示范区相关负责人对于制定并完善了26项体制机制政策制度的介绍后,顿觉眼前一亮。
山西综改示范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范兆森在与来宾的互动中,特意提到“营商环境比黄金更重要”,并多角度阐释了自己的理解。山西综改示范区自成立以来就特别注重营商环境建设,记者注意到,与会嘉宾提到的这26项体制机制政策制度覆盖了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产业发展、创新创业、成果转化、人才引进、企业孵化、园区建设等各个方面,为招商引智、园区建设、企业发展提供了多维度、全链条、便利化政策支撑。
连日来,无论是主题论坛举办期间,还是调研参观企业的路途中,关于营商环境的讨论一直是热点。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必新在主旨演讲中强调,一流营商环境是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沃土,要把营造一流营商环境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和关键一环。
山西在打造“无差别、无障碍、无后顾之忧”“可预期、可信赖、可发展”的“三无”“三可”营商环境中取得的成效,江必新予以高度肯定,并从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三个方面进行了总结。例如,在市场化方面,加强市场监管,更加公平公正地保护各类所有制企业的知识产权、着重查处群众反映强烈的不公平竞争现象、提高政务服务效率等。在法治化方面,相继颁布实施《山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山西省“一枚印章管审批”条例》等一系列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加强营商环境普法宣传,增强监管执法透明度,及时了解和回应企业诉求等。在国际化方面,加强对接国际通行经贸规则,持续完善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等。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是坚持创新驱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基础工程。”江必新对营商环境建设提出多点建议。首先构筑营商环境法治化的制度基石,为各类市场经济主体公平参与市场经济、为要素充分流动和优化配置提供制度保障。其次扩大经济政策制定的民主参与,加强政策沟通和预期管理水平,解决政策执行过程中的能力短板和本领恐慌问题。第三加强对外对内的制度型开放,推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统筹安全与发展,实现双循环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第四突出对创新发展的支持,要以更大的力度和更高的标准保护知识产权,完善鼓励支持创新的制度和政策体系。第五要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完善融入环境、社会、企业治理(ESG)因素的监管政策体系。
在一次次的交流碰撞中,大家对于营商环境建设的理解在不断升华,也对未来山西营商环境的进一步提升有了更多期待。(记者闫杰)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