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小习惯如何养成?
临海这所小学的“拉风招式”实力圈粉
(资料图)
《垃圾分类五年,看台州的这些变化》系列报道
台传媒记者章 浩 实习生钟 路
把标有“水彩笔”的卡片放到摄像头下,“小智”马上回答这是有害垃圾,随后标有有害垃圾的垃圾桶桶盖闻声打开,小朋友就把这张卡片“扔”了进去……
前几天,临海大洋中心幼儿园的大班小朋友来到临海市大洋小学北校区,开启他们的幼小衔接“成长之约”,在众多参观项目中,这款由大洋小学北校区师生共同研发的垃圾分类训练机,成了人气最高的体验项目。
从2017年开始,大洋小学北校区就开启了垃圾分类为主题的各类系列活动,随后成为临海市第一批垃圾分类示范点。这些年来,垃圾分类理念早已在校园生根发芽,各类花样迭出的拉风招式也让分类习惯在一届届学生中延续了下来。
宣传教育有“大招”
对小朋友来说,最有效的教育方式莫过于在游戏中调动学习积极性,寓教于乐中记住每个知识点。
“2021年,创客社团决定做一个垃圾分类智能化项目。”学校创客社团老师章明干说,当同学们有了这个创意后,他就让学生把创意思路和设计想法记录下来。
随后他又带着同学们翻阅了众多资料,指导他们从设计、制作一直做到外观和硬件的选择,并通过编程实现自动化控制。大约一个月以后,一款自带图像识别功能的垃圾分类训练机正式“诞生”。
章明干说,依据训练机设计思路,之后他又带领学生设计了语音识别式和触摸互动式两款训练机,“孩子们可以通过和‘拉风侠’对话,或者玩答题游戏,来掌握垃圾分类知识。”
三款训练机“问世”后,时常被放置在校园的展厅或其他公共区域。“每次一出现,就会吸引很多学生围观操作,检验自己的分类知识掌握情况。”章明干说。
后来,同学们又对垃圾分类训练机进行了几次升级,添加了好些“垃圾”类型,让系统跟生活更贴近。
为了让同学们更系统地掌握分类知识,此前学校还发放了《生活垃圾分类指导手册》,同时各班开展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的班会课,课上,老师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实施垃圾分类的意义、生活中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垃圾分类的注意事项等内容。
跟其他功课一样,垃圾分类也有“考试”。学校定期举行垃圾分类知识竞赛,赛场上的同学们化身垃圾分类小达人,信心十足地比拼准确率。
培养习惯有“妙招”
更好地学习,才能更好地实践。
走进大洋小学北校区的任一一班,都可以看到教室的后方放着两个分类垃圾桶,两个桶上分别写着其他垃圾和可回收垃圾。
“同学们在校的垃圾其实并不多,主要是纸张、铅笔屑等物品。”该校政教主任李青青说,但要让孩子们在校养成分类习惯,学校就在教室和学生活动较多的区域放置了分类标识和分类垃圾桶。
日常学习中,同学们时常在老师的带领下担任“环保小卫士”,积极清理校内校外垃圾,用实际行动来守护美丽的校园和城市。
同时,学校定期开展垃圾分类小红旗活动,通过大队委不定期检查各班卫生、垃圾桶放置以及分类知晓率情况,评选出“垃圾分类优秀班级”,激励同学们时刻记得垃圾要分类。
“垃圾不但要分对,还要变废为宝。”李青青介绍,启动垃圾分类后,大洋小学北校区每学年都会举办“变废为宝”垃圾分类主题手工制作比赛,同学们用铅笔头、易拉罐、塑料瓶、纸盒、麻绳等废旧材料,搭配五颜六色的卡纸、颜料,经过简单的剪裁、折叠、粘贴,变成一个个生动可爱、样式新奇的手工创艺品。
可爱的梵高肖像画、栩栩如生的插花、精致的小火车、实用的麻绳收纳罐……这些可爱的作品都被放在了学校“变废为宝”展示架上。
“学校是培养良好生活习惯的第一站,通过开展系列垃圾分类活动,在有趣轻松的氛围中,同学们解锁了多种垃圾分类知识与技能,提高了保护环境的意识。”李青青说,希望“环保”的种子能根植到每位同学的心田中,一直陪伴他们成长。
关键词: